颊车骨的别名。详该条。
出《黄帝内经太素》。即合谷刺,见该条。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指小儿上颚肿起如痈,舌难伸缩,口开难合,不能吮乳,甚至阻塞喉部,不能啼哭等。多因口中不洁或胎中受热,热蓄于胃,熏发于口腔所致。可用三棱针将其刺破,拭去汁液或恶血;再用淡盐汤
骨名。即旋台骨,详该条。
病证名。因肝肾阴虚所致的牙痛症。见虚火牙痛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二。即恶阻。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脐寒泻。详该条。
病证名。清·员从云《产科一得》:“后蹬,临产时儿头偏抵谷道。名虽有多云,皆偏产也。此因子方投奔出路,母错用力逼迫。”相当于枕后位。参见偏产条。
即下法。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一作山提。撰《杂药方》10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