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又称伏气温病。《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见《注解伤寒论》)伏气之说源出《内经》。如《
出《太平圣惠方》。即腰柱。见该条。
北齐医官职称。属尚药局,设4名,协助掌管尚药局事务。
见《闽东本草》。为苞蔷薇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字孔济。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生平不详。
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脏腑久积风热,内熏肝经,冲发于目,始则肿赤隐痛多泪,日久津液涩少,睑眦皮急,致睫拳倒刺,隐摩瞳人。”即倒睫拳毛。详该条。
见《三国志》。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灵枢·痈疽篇》卷九。《疡科准绳》卷四:“赤施即股阴疽。”证治参见附骨疽条。
【介绍】:见李杲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三。即钻牙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