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疝

寒疝

病名。见《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①指由内脏虚寒,复感风寒所致的剧烈腹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寒疝者,阳气积于内,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则寒气盛也。故令恶寒不欲食,手足厥冷,绕脐痛,自汗出,遇寒即发,故云寒疝也。”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下等法,选用大乌头汤乌头桂枝汤大建中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大黄附子汤等方。②指阴囊肿大结硬疼痛。多因寒邪侵袭厥阴经所致。《儒门事亲》卷二:“寒疝,其状囊冷,结硬如石,阴茎不举,或控睾丸而痛。得于坐卧湿地,或寒月涉水,或冒雨雪,或卧坐砖石,或风冷处使内过劳,宜以温剂下之。”如寒微者,宜用荔香散暖肝煎肾气丸、神应丁香楝实丸;寒甚者用医林四神丸,百一选方十补丸胡芦巴丸沉香桂附丸等。③七疝之总称。《医学纲目·诸疝》:“疝图虽七,然寒疝即疝之总名。”参见阴疝条。

猜你喜欢

  • 菌灵芝

    见《安徽中草药》。为灵芝草之别名,详该条。

  • 轻解散

    《外科真诠》方。防风、天花粉各五分,麦门冬、生地黄、白芍药各三钱,桑白皮二钱,黄芩一钱,柴胡八分。水煎服。治手阳明经风热而致的天火丹,症见两臂或一臂赤肿少黄色。

  • 合谷

    经穴名。代号:LI4。出《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或当拇、食指并拢时,在第一骨间背侧肌隆起之中央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

  • 红内黑尖舌

    舌的后半部红色,舌尖有黑色苔。为足少阴蕴热乘于手少阴之象,可用竹叶石膏汤(见《伤寒舌鉴》)。

  • 巅顶痛

    证名。顶巅痛的别称。《医林绳墨·头痛》:“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锐眥,上额交巅,令人头痛,则曰巅顶痛。”详顶巅痛条。

  • 十四经

    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合称。《十四经发挥》:“十二经所列次第,并以流注之序为之先后,附以任督二奇者,以其有专穴也,总之为十四经云。”任、督两脉,不仅各自有直接联属的穴位(其它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

  • 翻花下疳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

  • 内托复煎散

    《医学入门》卷七方。地骨皮、黄芪、白芍药、黄芩、白术、茯苓、人参、甘草、当归、防己、肉桂各一两,苍术一斤,防风三两。水煎分服,一日内服完。治阴症痈疽,毒蕴于中者。

  • 梅花针疗法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梅花针进行刺激而名。见该条。

  • 李正宇

    【介绍】:见李中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