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即脚趾挛缩不展。《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九卷:“夫小儿脚拳,由在胎之时,其母脏腑内有冷积,为风邪所乘,儿生之后,肾气不足,气血未营,故令脚指拳缩不展。”治宜益肾、和血、祛风、舒筋之剂。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灯台树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一。即油风。详该条。
书名。不著撰人,约成书于公元八世纪。此书系敦煌出土医学卷子。书中主要论述诊脉方法及部位,对寸关尺二十四气脉及十九种脉象主病阐述颇新,系研究唐以前脉诊学术之珍贵文献。原书藏法国巴黎图书馆和英国伦敦博物馆
证名。即呃逆。《医林改错》卷上:“呃逆俗名打咯忒。”详呃逆条。
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血证的三大治法。即血虚用补法,血瘀用通法,血热用清法。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产难。指胎儿娩出发生困难,为各种异常产的总称。多因气滞、气虚、血滞等原因所致。杨子建《十产论》中伤产、催产、冻产、横产、倒产等均属难产范围。
见《贵州草药》。为大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医学启源》。为***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撰《删繁药咏》3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