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应突

猜你喜欢

  • 阳支

    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其中子、寅、辰、午、申、戍为阳。

  • 小巴豆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千金子之别名,详该条。

  • 痘疮见形

    又名见点、放点、见苗。为痘疮将现的迹象。小儿出痘,一般发热三日后见点,热势较缓,皮肤上即见淡红色的痘疹,光泽稀落深藏于皮肤内,摸之有坚实感。《医宗金鉴》分顺、逆、险三证。①发热三日见点,热减身和,不渴

  • 达生编

    产科著作。1卷。清·亟斋居士撰。刊于1715年。内容有原生、临产、真诀条辨等14篇及格言、方药等。作者主张临产时沉着镇静,掌握“睡、忍痛、慢临盆”六字诀,尽可能不服药或少服药,所论多为经验之谈。本书文

  • 下者举之

    治疗的方法。下,指下陷或下脱病证;举,指升提的治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气虚下陷一类病证要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来升提中气。例如气虚下陷引起脱肛、子宫脱垂、久痢、泄泻;当升阳益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参

  • 肺生皮毛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皮毛由肺的精气所滋养和温煦。皮毛的荣枯,一定程度上反映肺气的盛衰。参肺主皮毛条。

  • 邵兰荪

    【介绍】:清代医家。浙江绍兴人,世居杨汎桥。曾从王馥原学医,对温暑时症、虚劳及妇女经带,颇有心得经验,为当地名医,病人求治者甚多。平生推崇叶天士《临证指南》及程氏《医学心悟》二书。其医案后由曹炳章集成

  • 别穴

    经穴分类名。见《医学入门》。即经外奇穴,详该条。

  • 寒痰

    痰证之一。①一名虚痰。《医学入门》卷五:“聚于肾,多足膝酸软,腰背强痛,肢节冷痹骨痛,名曰寒痰,又名虚痰。”“寒痰因形寒饮冷,色深青黑如灰,善唾,或喘,轻者五积散、藿香正气散;重者温中化痰丸、古半硫丸

  • 胞肿如桃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系脾肺壅热,邪客腠理所致。证见胞睑红赤焮肿,高起如桃李,泪热羞明,可兼白睛红赤,甚至珠疼头痛,寒热并作等。治宜祛风清热,泻火解毒。方用散热消毒饮或仙方活命饮。外敷一绿散(《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