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皮树
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30卷。清·张璐撰。刊于1698年。本书对《备急千金要方》进行校勘,并就其中收载的方剂(不包括其中的医论、药物和针灸),予以注释发挥(即所谓“衍义”)。此外,书中还阐述了立方法则中的“反用、激用
医方书。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延边分会编。全书载验方192条,方剂组成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主要介绍内、外、妇、儿、五官科的用药特点。1981年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银海精微》卷上。即猪肝散,见该条。
六腑病候之一。膀胱主贮存津液,化气行水,与肾相为表里。其病有虚寒与实热之分。多因湿热蕴结或肾阳不足,气虚客寒,气化失司所致。临床表现以小便失常为主。《素问·标本病传论》:“膀胱病,小便闭。”《诸病源候
经穴名。代号LR4。出《灵枢·本输》。别名悬泉。属足厥阴肝经。经(金)穴。位于足背内侧,当内踝前方1寸,胫骨前肌腱内侧缘凹陷处(《针灸甲乙经》)。一说“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灵枢·本输》)。布有
临床专科之一。专治口腔牙齿疾病。唐代分九科,内有耳目口齿科(见《旧唐书》)。元代分十三科,口齿科才独立成科(见《元史》)。元代《世医得效方》卷十七便设有口齿兼咽喉科。参见十三科条。
【介绍】:见刘信甫条。
即天灸,见该条。
【介绍】:见吕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