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齿龈出血。《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于齿断,搏于血,故血出也。”即齿衄。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大健脾丸,见该条。
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治小儿尿血方,……灸第七椎两旁各五寸,随年壮。”《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奇穴,名尿血。
宋代医官职称。1076年(熙宁年间)在太医局设提举1人,总管该局工作。与太医局令的职权相同。参见太医局条。
病名。指卒然发作的咳嗽。见《肘后备急方》。多因外感风寒所致。《类证治裁·咳嗽》:“感风暴嗽、鼻流清涕,桂枝汤加葱豉;感寒暴嗽,肩背怯冷,华盖散;兼感风寒暴嗽,鼻塞声重,芎苏饮。”肾虚亦有暴嗽。《证治要
【介绍】:见李守钦条。
即尽根牙。
气功术语。是指练功过程中,身体的外形姿势转化为动的姿态。动象有真动与假动之分。“真动”属自发产生的,内气发动后,随气而动,由内动而及外;“假动”属主观追求,是暗示和诱导出来的,没有内气发动为依据。
疏散风邪的统称。即祛除表里、经络、脏腑间留滞的风邪。风有外风、内风之分,外风宜散,内风宜熄。祛风法用于外风。分为祛风除湿、疏风泄热、祛风养血、搜风逐寒等法。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