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蕨之别名,详该条。
出《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即麻疹作痢,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华山参之别名,详该条。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介绍】:宋代医家。曾任翰林学士,以医药闻名,尤精于伤寒,阐发仲景之学。撰《难经注》,已佚。
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青水者,其根起于肝,其状先从面肿,而渐行一身也。”参见十水、水肿条。
证名。系指咽喉不适,或干、或痛、或异物感,呼吸吞咽均感不适。为多种咽喉疾患之常见症状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府藏冷热不调,气上下哽涩,结搏于喉间,吞吐不利,或塞或痛。故言咽喉不利。”有虚实之别。
【介绍】:明末医家。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号觉迟子。先学儒,后学医。擅长治疗外科疾患,并将自己多年所用的验方汇集成《医说佛乘》一书。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许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