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痘子。因其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铁。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三。即脱臼。详该条。
出《王节斋公胎产》。多因平素气血两虚,复加产后劳伤,中气益虚所致。治宜大补气血。方用《傅青主产后编》加参生化汤合补中益气汤。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小产,详该条。
病名。为喉痧的别称。见该条。
病名。即针眼。详该条。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即五更泄,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熟地黄、生地黄、白芍药、当归、阿胶、麦门冬、白术。水煎服。治筋急。
【介绍】:见魏鉴条。
【介绍】:见朱鸿雪条。
见《河北中药手册》。为猫眼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