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方草木状》。为沉香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枢。见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即麻子仁丸,见该条。
证名。指手足四肢怠惰松懈如脱的症象。由于脾失运化精微所致。《素问·示从容论》:“四支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可见于虚劳等证。
病名。《银海精微》:“(黑睛)暴露者痛而生翳。”类今之暴露性角膜炎。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蛇节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参见虫痛条。
出《周礼》。指水、浆(酸味的饮料,亦指清酒)、醴(甜酒)、(淡酒)、医(酒酿)、酏(薄粥)。
古病名。即肝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难经·五十四难》:“肝之积,名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疟,连岁不已。”《济生方》卷四:“肥气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芸苔:“初起似疿,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急速能杀人。芸苔叶捣汁,调大黄、芒硝、生铁衣等分,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