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温和灸

温和灸

悬起灸之一种。是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距离,使患者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亦有认为相对烧灼灸而言,凡可使患者产生温热感觉的灸法,均称为温和灸。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潮红为止。用于一般灸法适应症。

猜你喜欢

  • 通因通用

    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用通利的方法治疗通证。通泄的病证,一般应采用固涩的治法。但对某些现象是“通”,而本质是瘀热或积滞的病证,则不但不能温补固涩,反而要通利,故称。如湿热引起的小便频数

  • 刺节真邪

    《灵枢经》篇名。本文主要讨论了真气和邪气,又分述了“刺五节”与“刺五邪”的针法,故名,介绍刺法中的五节(振埃、发蒙、去爪、彻衣、解惑)和五邪(持痛、容大、狭小、寒、热)的发病规律及针刺方法,另方面,详

  • 热瘴

    病证名。瘴疟的一种。《瘴疟指南》卷上:“其病身发大热,神气沉昏,昼夜如卧炭火中,腰痛脚弱,大渴欲饮冷水,上脘痞闷,神昏妄语,头痛或不痛,或呕逆,或不呕逆,小便赤涩,或频数,或遗尿,大便或秘或自利,舌黑

  • 皂角针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皂角刺,详该条。

  • 胡文涣

    【介绍】:明代医家,文人。字德甫,号全庵,自号抱琴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通诗文、音乐,兼通医学。著述不少,在医学方面,校辑有《素问心得》、《灵枢经心得》、《香奁润色》、《金鉴本草》等书。

  • 北刘寄奴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

  • 间使

    经穴名。代号PC5。出《灵枢·本输》。别名鬼路。属手厥阴心包经。经(金)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并

  • 膺俞十二穴

    出《素问·气穴论》。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详膺俞条。

  • 牵推复位法

    正骨手法。适用于肘关节脱位的整复。局麻后患者侧卧,患侧向上,屈曲肩、肘关节,一助手立于患者胸前,双手紧握患腕上部,沿前臂纵轴方向牵拉,医者双手拇指顶住鹰嘴部,余指环勾住肱骨远端,配合助手对抗牵引,如感

  • 湿晕

    病证名。又称伤湿眩晕。《东医宝鉴·外形篇》:“湿晕,冒雨伤湿,鼻塞声重而晕,宜芎术汤。”湿晕有寒湿、湿热之分。详寒湿眩晕、湿热眩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