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溃疡病急性穿孔

溃疡病急性穿孔

急腹症之一。属祖国医学胃腕痛、厥心痛范围。多由平素脾胃虚寒肝气犯胃,复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气血骤闭而发为本病。症为胃脘部突发性剧烈疼痛,迅及全腹,腹硬拒按,汗出肢冷,恶心呕吐,气促脉数或脉微欲绝,舌苔薄白,后则转黄;晚期热邪伤阴,易于亡阴亡阳,并发中毒性休克,少数患者湿热未尽,遗有腹腔残余脓肿。治疗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为穿孔发生到穿孔闭合,由于中焦气血骤闭,治宜疏通气血,缓急止痛,防止郁热扩散。以针刺为主,取足三里中脘梁门天枢内关诸穴,配合半坐卧位,禁食,胃肠减压及输液以扶正祛邪。第二期从穿孔闭合到腹腔渗液完全吸收,以清热解毒、峻泻实热为主。用凉膈散大柴胡汤化裁,清除腹腔感染。第三期为胃肠气血已和,热邪渐退,可按病情继续用药。能使大部分患者免于手术而治愈。但有中毒性休克,复杂性穿孔,腹腔渗液多者,或用非手术疗法积极治疗观察10小时无效,且病情恶化者,均应行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 饶东溪

    【介绍】:见饶鹏条。

  • 贾铭

    【生卒】:约1268~1370【介绍】:元养生家。字文鼎,号华山老人。海昌(今浙江海宁)人。资雄海上,好宾客,能赈人急。尝官万户。入明已百岁。明太祖召问颐养之法,曰“要在慎饮食”,以所著《饮食须知》八

  • 罗周彦

    【生卒】:十七世纪初【介绍】:明代医生。字德甫,号赤诚。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幼时学儒,后学医,游历江苏、湖北、安徽等地,与名家讨论医术,著有《医宗粹言》一书。

  • 热闭

    ①泛指热邪壅闭于脏腑经络的病理。麻疹热毒内闭则疹点不透,麻毒内陷,邪热闭肺则咳逆喘促;膀胱热闭则小便痛涩,淋沥不通。②由热邪内陷引起的闭证。参见闭条。③中风闭实证中以热象为主的病证,称为热闭。

  • 梅文梅

    【介绍】:见梅深师条。

  • 产后汗出

    病证名。清·王实颖《新产证治》:“产后汗出不止。由劳伤脾,惊伤心,怒伤肝,患此三者,不宜即加敛汗之药,但令神安则汗自止。且血块作痛,芪术未可遽加。凡产毕,先服生化汤两帖,以消块,继服调卫止汗汤(黄芪、

  • 客忤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又名中客忤、中客、中人、少小客忤。由于小儿神气未定,如骤见生人,突闻异声,突见异物,而引起惊吓啼哭,甚或面色变异,兼之风痰相搏,影响脾胃,以致运化受纳失调,引起呕泻、腹

  • 黑底生刺舌

    舌上生芒刺,刮去芒刺,舌底黑色。此为脏腑热极,津液大伤恶候,急用苦寒泻火法(见《伤寒舌鉴》)。

  • 地栗梗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通天草之别名,详该条。

  • 咽津丹

    经验方。见《耳鼻咽喉科学》(武汉医学院)。雄黄、皂角、明矾、胆矾各等分。为末,枣泥为丸,每丸重0.12克,每服一丸,含化,日二次。功能化痰开窍,清热解毒,消肿祛痰。治慢性咽炎,咽部有异物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