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点烙三十六黄经

点烙三十六黄经

书名。1卷。不著撰人。《郡斋读书后志》认为系唐代著作。本书专谈用点烙法治疗多种黄疸病证。原书已佚,但其佚文保留于《太平圣惠方》第55卷中。

猜你喜欢

  • 木香黄连丸

    即木香黄连汤作水丸。治证同。见木香黄连汤条。

  • 骨槽痈

    病名。《医门补要》卷上:“风热上壅阳明,致耳下漫肿,牙关胀痛,为骨槽痈。以针刺牙根尽处,出血即松,内服清散方。若牙关紧闭,滴水不入,名骨槽风。若牙痛见牙根肿凸一点,即是牙疔。”参见骨槽风、牙疔等条。

  • 高玉章

    【介绍】:见高士亿条。

  • 翟良

    【介绍】:明末医家。字玉华。山东益都县人。幼时体弱多病,其后学医,为人治病,效果好。著有《药性对答》(佚)、《经络汇编》、《脉诀汇》、《医学启蒙汇编》、《痘科类编释意》等书。

  • 起泡草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

  • 虚脉

    ①脉象之一。脉软而无力,寻按呈空虚感。《脉经》:“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脉诀汇辨》:“虚合四形,浮、大、迟、软。”②实热证用刺络泻血,以泄其热。《素问·长刺节论》:“刺之虚脉。”③

  • 五经纹

    推拿穴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分别位于掌面的第一掌指关节处横纹及食、中、无名、小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处。《保赤推拿法·运五经纹法》:“五经纹,即五指第二节下之纹,用大指在儿五经纹往来搓之,治气血不和,

  • 曹溪

    经穴别名。出《普济本事方》。即风府。见该条。

  • 锐中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神门。见该条。

  • 手少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少阴之正。即手少阴心经别行之正经。《灵枢·经别》:“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从手少阴心经分出,在腋窝下两筋间处进入胸腔,属于心,向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