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2卷,续编2卷。明·戈维城撰。上卷自伤寒统辨起至冬温伤寒共51篇;下卷自时行疫症起至足厥阴肝经证共46篇;续编2卷,自恶风、恶寒起至百合病,共43篇。本书统论四时外感诸病较有条理,并记载前人从未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指下疳生于阴茎上者。
病名。耵,耳垢也。《仁斋直指方》:“人耳间有津液,轻则不能为害。若风热搏之,津液结纽或核塞耳。亦令暴聋,为之耵耳。”即今之耵聍栓塞。宜取出之,或滴耳油润后取出。
养生术语。指精神、情性的调摄、修养。出《淮南子·俶真训》:“静漠恬淡,所以养性。”即淡泊无为之意,是养生的重要方面。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癣候:“小儿面上癣,皮如甲错起、干燥,谓之乳癣。言儿饮乳,乳汁渍污儿面,变生此,仍以乳汁洗之,便瘥。”即奶癣,参见该条。
即第三磨牙。详真牙条。
即膀胱。详该条。
《洁古家珍》方。五倍子、地榆各等分。为末,每服五分至一钱,空腹米饮送下。治小儿脱肛。
即戌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人定,夏晏食。”
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寒膈之为病,心腹胀满,咳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食不消,不能食肥。”参见五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