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病证。出《神农本草经》卷二。眼生膜障,其血丝色淡而稀疏者,称白膜。
见《广州常见经济植物》。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万寿菊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即油桐子,详该条。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年。即法罗海,详该条。
病证名。指寒邪积滞胃中而致的呕吐。多因乳幼儿沐浴受凉,风寒由肌表入胃,寒邪积滞不化,气逆而吐所致。明·邓景仪《医经会解》:“寒积吐,清浊混出,不作腥臭,吐汁久澄,清浮浊底。”临床可伴有面唇苍白,形寒、
出《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即痄腮。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宿翳之呈片状,或似淡烟,或如浮云者,故称云翳。一般以翳薄而浮,色白淡嫩,未掩及瞳神者为轻,翳久色黄深厚,掩蔽瞳神者为重。详宿翳条。
证名。小儿两颊发红。元·杜思敬《济生拔粹·田氏保婴录》论本证“由心脏邪热上攻也,宜服导赤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