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九。又名时疫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各详该条。
见《世医得效方》。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丝棉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梗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浊病。见《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因浊病有白浊、赤浊之不同,故名。亦称赤白浊。参见赤白浊、浊、便浊、精浊各条。
即食疗。详该条。
为灰藋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医家。太平(今安徽当涂)人。父惟恭为太医院院判。陆才继父业,术益精。治疾每以一剂见效,人称“陆一帖”。景泰(1450~1456)年间授太医院御医。子三人,豫、道常、道源亦以医知名。
骨名。见《伤科汇纂》。即下横骨。详该条。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喉内四围红肿,或于腣中左,或于腣中右,单起一片,亦有白膜,黄膜屈曲相缠,缠上者轻,缠下者重。”参见缠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