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五。即有头疽生于背部者。证治见发背条。
①经穴名。位于腹部者,称腹通谷,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部者,称足通谷,属足太阳膀胱经。②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心痛恶气上胁急痛,灸通谷五十壮,在乳下二寸。”主治心痛,胁痛,乳腺炎,肋间神经痛等。艾
见率骨条。
古刺法名。①九刺之一。《灵枢·官针》:“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输也。”指取用四肢的荥穴和背部的藏输穴进行治疗的方法。亦有指取用五输穴和脏俞穴者。因取用特定的俞穴进行针刺,故名输刺。②十二刺之一。《灵枢·
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松节之处方名,详该条。
五善之一。口和不渴,小便清长者为肾善(见《外科正宗》)。
即咽唾。见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刺莓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