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病名。出《灵枢·癫狂》。①指精神失常的疾病。多因思虑忧郁,损伤心脾,或瘀阻包络,痰热蒙心所致。又名痴呆、呆病。症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多静而神志常昏,或默默不语,或复多言谩说,或言语无序,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瞰食粪污,不知秽洁。治疗当分虚实。实者以豁痰、开闭、泄火、化瘀为主,宜用滚痰丸、癫狂梦醒汤、清心丸等。虚者以调补为主,宜归脾汤、养营汤等。若虚实兼治,宜用祛癫汤等。本病类似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及反应性精神病等。参见痴呆、呆病、五癫、花癫、失心风等条。②指痫病。《景岳全书·杂证谟》:“癫即痫也。”又:“癫病之至,忽然僵仆而时作时止。”又称为“胎病”。《素问·奇病论》:“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歧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即癫痫病。参见痫条。③指神志清楚但手足动摇,语言蹇涩的病症。《医林绳墨》卷六:“癫者行动如常,人事亦知,但手足战掉,语言蹇涩,头重身轻,其脉浮滑而疾。”多因心气、心血不足,痰气郁阻所致。治宜益气养血化痰为主,方如二陈汤加全蝎,白附子、防风、黄芪、当归、秦艽等。本病可见于老年性震颤、脑动脉硬化及脑血管意外等疾病。

猜你喜欢

  • 原络配穴法

    指以本经原穴与其表里经的络穴相配合,用以治疗本脏本腑有关疾病的方法。如肺经有病取本经的原穴太渊,配以大肠经的络穴偏历等。因本法以取本经的原穴为主,表里经的络穴为配(客),故又称主客配穴法。其具体配用见

  • 酱瓣豆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

  • 风湿腹胀

    证名。指感受风湿,脾胃失调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风湿腹胀之症,发热身重,不能转侧,一身尽痛,心腹胀满,外连头面,此风湿腹胀之症也。”治宜祛风化湿为主。胸前饱满重者,防风平胃散主之;身热恶风重

  • 蚀疮

    病名。赵贞观《绛雪丹书》:“凡妇人阴户中生虫生疮,名曰蚀疮。”详阴蚀条。

  • 积风冷嗽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风邪郁积于肺,复感寒邪而致的咳嗽。参见寒嗽条。

  • 生晒参

    见《中药材手册》。为人参商品之一种,详人参条。

  • 血厥

    厥证之一。①指郁冒。多由热升风动引起。《普济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类证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无疾,忽默默无知,目闭口噤,恶闻人声,移时方寤,由热升风动,郁冒而厥,妇人多有之。

  • 吐脓血

    证名。指吐血杂有脓液者。多由热毒壅盛,血络损伤所致。亦可由药误引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有内热盛误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吐脓血的记载。

  • 肉枣

    见《本草纲目》。为山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 肘后方

    见肘后备急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