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肘后备急方》。为槐白皮之简称,详该条。
指脉络之横斜者。《素问·刺疟篇》:“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即黑锡丹第二方,见黑锡丹条。
痧证之一。见《痧胀然犀照》。详痧烦、痧睡条。
见小儿药证直诀条。
证名。即翕翕发热。《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翕翕发热,又为之拂拂发热。”详见该条。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太阴主三阴之表,故为开。
病名。六畜痫之一。见《小儿药证直诀·五痫》。即牛癫。详六畜痫、牛癫条。
病证名。《古今医统》:“此因热郁不退,使生白膜,如玉凝睛,或痛或肿,久则满睛失明。”即玉翳遮睛,详该条。
古病名。痿的别称。因四肢痿弱,变易正常的作用,故名。《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张志聪注:“痿易者,委弃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详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