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生地黄、牡丹皮、生甘草各五钱,熟甘草、黄芪各一钱,当归身、熟地黄、苍术、秦艽、肉桂各三分,橘皮、升麻各七分,白芍药各一钱五分。为粗末,水煎,空腹服。治肠澼下血,其血唧出有力而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手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法,即按针麻要求在手针刺激点上针刺,以进行各种手术。临床上根据手术部位选取相应刺激点,并辅以体针穴位,如头颈部手术取咽喉点、颈项点透咳喘点、合谷等。
①胕通肤。指全身浮肿。《素问·水热穴论》:“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②指足面浮肿。《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马莳注:“胕,足面也。”参见水肿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即蒺藜苗,详该条。
见人元脉影归指图说条。
书名。2卷。清·汪喆撰。刊于1780年。内容分种子、胎前、临产及产后四门,对产科常见病的治疗方药记述较扼要。
《幼幼新书》引杜光庭《指迷赋》儿生“百日名奶腥”。另有“四岁曰奶腥”,参见小方脉科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按弦搓摩条。
即经断复来。详该条。
痰证之一。见《泰定养生主论》。即酒痰。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