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破瘀消癥。详该条。
名词。出《素女经》。泛指阴道前庭。
见《云南中草药》。为古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8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本书取材以《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二书为主,作者予以编选而成。内容首载药性总义,次将药物分为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及人等八部,共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宗厚(一作景厚)。先祖籍淮南,后于洪武年(1368~1398年)中移居咸宁(陕西西安一带)。精于医学,根据《素问》和张仲景《伤寒论》的医理,又补入后世的方治编成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将药物精制成药液,滴入眼中,每日三至四次不等。
指寒热气血痰瘀食积等夹杂所致的积证。《证治准绳·杂病》:“杂积通治,万病紫菀丸、局方温白丸、厚朴丸。”参见积有关条。
【介绍】:见盛端明条。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银海精微》。即金针开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