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症。见《伤寒论》。《景岳全书·伤寒典》:“合病者,乃两经三经同病也。如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者,此太阳之证,而更兼不眠,即太阳阳明合病也,若兼呕恶,即太阳
【介绍】:见盛端明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水飞蓟,详该条。
出《卫生杂兴》。为土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广东土牛膝之别名,详该条。
周代医疗工作者的一种职称。参见医师条。
见《中国经济海藻志》。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是用辛凉(寒)的方剂清解气分热邪的治法。如患者有高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大汗出、面目赤色、呼吸气粗、语声重浊、小便短赤,舌苔黄、脉洪大等,用白虎汤,即属此法。
化痰法之一。治疗湿痰的方法。由于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症见痰白易咯,胸闷恶心,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而腻。用二陈汤等方。
见陆清洁《医药顾问大全·妇人科》。即儿枕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