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著

肝著

病名。指胸痛时每欲蹈压,初起常喜饮热之症。多因邪气留着,肝脏气血滞而不畅,上逆于肺所致。《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有因肝虚所致者。《证治准绳·杂病》:“肝着则常欲蹈压其胸。经云春脉如弦,其气不实而微,此谓不及,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胀满,此肝虚而其脉证见于春如此也,宜补肝汤。”亦有因劳怒所致。《临证指南医案·胁痛》:“肝著,胁中痛,劳怒致伤气血。川楝子皮、炒延胡、归须、桃仁、生牡蛎桂枝木。”

猜你喜欢

  • 蕨儿菜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蕨之别名,详该条。

  • 松胶香

    见《刘涓子鬼遗方》。即松香,详该条。

  • 奇输

    《灵枢·刺节真邪》:“徹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张隐菴注:“奇输者,六府之别络也。”或指奇穴(见《灵枢经白话解》)。

  • 风气之病

    泛指外感风邪的病证。《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

  • 腰户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腰俞。见该条。

  • 眇视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同眇目。详该条。

  • 嘉庆子

    出《两京记》。为李子之别名,详该条。

  • 毒气攻心

    证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泛指因疮毒邪盛正虚,或失治、误治,致使毒邪内攻,扰及心营所致。证见心中烦乱,神昏,或恶心欲呕等。相当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治法参见疔疮走黄。

  • 牡荆实

    见《本草经集注》。即牡荆子,详该条。

  • 寒包热咳嗽

    病证名。指肺有郁热复感于寒所致的咳嗽。古称寒暄。《类证治裁》卷二:“寒包热,热郁肺俞,遇秋冬寒凉辄发咳,寸脉坚,声音窒,但解其寒而热自散。麻杏石甘汤或金沸草散。”参见寒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