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指妊娠期不时胎动下坠,腰痠腹痛,或兼见阴道少量流血。多由气虚血虚肾虚血热外伤等因,致使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所致。气虚者,兼见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宜补气安胎。用举元煎(人参黄芪、炙甘草升麻白术)加阿胶;血虚者,兼见面色淡黄、神疲乏力。宜补血安胎,用胎元饮(人参、当归杜仲、芍药、熟地、白术、陈皮、炙甘草)肾虚者,兼见头晕耳鸣,两腿痠软,尿频,宜固肾安胎,用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血热者,兼见口干咽燥,心烦不安,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保阴煎(生地、熟地、芍药、山药、续断、黄芩、甘草);外伤者,于外伤后突然胎动下坠,腰痠小腹胀痛,宜补气养血安胎,用胶艾四物汤加减。

猜你喜欢

  • 天河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按摩经》。又名天河水。①位于前臂屈侧正中线。《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天河穴,在膀膊中,从坎宫小天心处,一直到手弯曲池。清者,以我手三指,或二指,自大横纹推到曲池,以取凉退热,

  • 痘科方药集解

    参见痧痘集解条。

  • 金有禄

    【介绍】:见金铭条。

  • 妊娠下血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亦称胎前流血。指妊娠后阴道流血。包括激经、胎漏、胎动不安。详见各条。

  • 外关

    经穴名。代号SJ5。出《灵枢·经脉》。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位于腕部背横纹上2寸,尺、桡两骨间。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之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正中神经之骨间掌侧神

  • 静坐要诀

    气功学专著。明·袁黄编撰。此书系根据佛宗天台宗《小止观》与《六妙法门》写成。其间结合了作者本人先后从云谷大师、妙峰法师请教及自己的实践经验。全书分辨志、预行、修证、调息、遣欲、广爱6篇,对修习止观者,

  • 寒痉

    病证名。小儿痉证之一。外感寒邪而致的痉证。清·吴鞠通《解儿难》:“风寒、风湿致痉者,寒痉也。风寒咳嗽致痉者,用杏苏散。”见于乳幼儿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炎、肺炎等引起的惊厥。

  • 蛇包谷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天南星之别名,详该条。

  • 食积盗汗

    病证名。因食积而引起的盗汗。多由虚热内盛,逼汗外出而成。《幼幼集成》谓小儿“睡中遍身有汗,觉来久不干者,此食积盗汗,脾冷所致。”治宜健脾敛汗。亦有食积郁久,化热伤阴而盗汗者,治宜健脾消积,养阴止汗之剂

  • 尸体图鉴

    参见《王室养生保健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