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多因火盛血燥或久病气血亏损,导致毛发色黄不泽。治宜滋肾凉血。内服草还丹。外用菊花散煎水洗发。
【介绍】:东汉时期人。字孝先。讲求炼丹之术,兼通医学。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伤食。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疳蚀疮。指承浆部位成片赤烂。清·吴溶堂《保婴易知录》:“生于唇下,或小儿赤烂,用甑盖上炊流汁涂之,重者以青蛤散涂之。”
①寒邪化热入里,寒从热化。②伤寒少阴病有热化之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③五运学说术语。《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司天为热化。”参少
指肾所藏的生殖之精,与后天之精相对而言。详生殖之精条。
【介绍】:元代医生。江西安福县人。通医学,后归隐东阳山下。
见明目至宝条。
见《本草汇言》。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小儿药证直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