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腋下至胁部疼痛。出《素问·气交变大论》。详胠胁肋痛条。
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简称外治,或名外取。外治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内经》时代已有较系统的针灸疗法以及膏贴、烟熏等,尤为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虎掌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枢,见该条。
出《本草衍义》。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字尽言。精于医,生平欠详。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鸡蛋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诸漏皆有脓汁,此漏独以脓为名者,是诸疮久不瘥成漏,而重为热毒气停积生脓常不绝,故谓之脓漏也。”②《外科启玄》卷十二:“脓漏其根在胆,因不遂志而得之。”属瘰疬之类,指淋
二十四节气之一。《孝经纬》:“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到了清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已完全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
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分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