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拾遗》。即轻粉,详该条。
见《灵枢·癫狂》。又名眦,俗称眼角。为上下眼弦的联合处。外眼角称外眦;内眼角称内眦。两眦内应于心,为五轮之血轮。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故眦部疾患,常与心或小肠有关。
指药汤不冷不热时服下。一般的补托、温养药均宜温服。现在多种性质的药汤都用温服法。
恶,有畏恶之义。《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肺恶寒。”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寒气侵袭而伤卫外之阳气,也可直接侵犯肺经;又肺主气,寒则气滞,故恶寒。《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形寒寒饮则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卡蜜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痫的诊候方法。出《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候痫法:“夫痫,小儿之恶病也。”然气发于内,必先有候,常宜诊察其精神,而采其候。以手白肉鱼际脉青黑者,是痫候等二十八条为痫之初;以直视瞳子动,手足掣疭
气功功法。又称内功。采取坐、卧、站等外表上静的姿势,通过放松、入静、意守、调息等炼意、炼气等方法,以锻炼身体内部机能的一种静中动的功法。明·王阳明《传习录》:“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静,指在练功时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孩儿草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出清·杨光斗《幼科集要》。用两手大指蘸姜葱热汁,在病儿胸前左右横推至两乳上,共三百六十一次。再从心坎处分推至胁肋六十四次,从心坎推下脐腹六十四次,用右手掌心合儿脐上,左右推挪各六十四次,
间接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取厚3毫米左右的鲜大蒜片,以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一般每次5~7壮。适用于疮疖初起,毒虫咬伤,瘰疬,肺结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