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破瘀消癥。详该条。
即迎随补泻,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家藏《外科保安要用方》3卷。已佚。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蠹疽。见该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漏芦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小针解》。又名职。四肢。见该条。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脑湿,谓头上忽生肉如角,谓之脑湿,言脑湿气蕴蒸冲击所生也。”本病相当于皮角,先用双套结齐根结扎,再以千金散外敷,以净根蒂。
【介绍】:元代医家。安徽青阳人。著《干金圣惠方》一书,已佚。
古病名。出《灵枢·水胀》。指女子下腹部有块状物,而月经又能按时来潮的病症。多因气阻血瘀,癖结所致。《灵枢·水胀》:“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瘪肉乃生。
切诊部位之一。即趺阳脉。《素问·至真要大论》:“冲阳绝,死不治。”见趺阳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