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亦称经前口疳。指每值临经或经行时口舌糜烂,每月如期反复发作。多由心胃之火上炎所致。若平素思虑过度,耗及心阴,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经期经血下注、心阴益虚、心火亢盛,上炎口舌,或肾精不足,虚火上炎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见《本草纲目》。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即齿龋。详该条。
即头针疗法,见该条。
古病名。见《儒门事亲》卷六。即脾疸。详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5卷,已佚。
【介绍】:唐代人。撰有《药石论》一卷。
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疗法。据记载:由术者练功运气,通过手的穴位发放“外气”,达到病人的穴位,以激发病人经络中的“内气”,从而通经络、调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
【介绍】:见李小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