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热

阴热

病名。出《医钞类编》。指妇人阴部灼热的一种病症。可用泽兰叶煎汤熏洗。

猜你喜欢

  • 指原因、病因。《素问·至真要大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渴,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 杜瓜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 磁朱丸

    即神曲丸第一方,见神曲丸条。

  • 外荣

    指五脏精气充足,面部则见光泽明润的正色。《素问·五脏生成篇》:“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 血热经迟

    病证名。由于血热而致经水过期而来。《景岳全书·妇人规》:“血热者,经期当早,此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其有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治宜清火滋阴,以加味四物汤、加减一阴煎、滋阴

  • 芳香化浊

    治法。使用芳香化湿的药物治疗湿浊内蕴的方法。症见脘腹胀闷,泛恶欲呕,大便溏薄,体倦乏力,口腻觉甜者,用藿香、佩兰、砂仁、厚朴等;如兼头晕而胀,舌苔白腻,可加菖蒲、鲜荷叶、陈皮、法夏、大腹皮等。

  • 针柄灸

    即温针灸,见该条。

  • 鸡脚爪

    见《四川中药志》。为翻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 心漏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井疽之成漏者。见井疽条。

  • 颅囟经

    儿科著作。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合之义。又名《师巫颅囟经》。2卷(一作3卷)。托名周穆王时“师巫”所传(一作东汉·卫汛撰)。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存本为《四库全书》本(系自《永乐大典》中辑佚者),己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