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额脉

额脉

诊察小儿额前的方法。出《医学入门·察脉》:“额脉三指热感寒,俱冷吐泻脏不安。食指若热胸中满,无名热者乳消难。上热下冷食中热,夹惊名中指详看。”

猜你喜欢

  • 吴鞠通

    【介绍】:见吴瑭条。

  • 包兴言

    【介绍】:见张曜孙条。

  • 藏府标本药式

    书名。1卷。金·张元素撰。约成书于13世纪。本书主要根据《灵枢·经脉》所述各脏腑的本病、标病、证候和在治疗上所用的虚补、实泄等法则,对所使用的药物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如肺病实证用泻法,泻法又分各种情况

  • 虚中积

    病证名。指脾胃虚弱而挟有积滞。由脾胃素虚,加之乳食不节而形成。《证治准绳·幼科》:“其候浑身微热,不思饮食,昏昧神缓,抱着一似睡未觉,肚热足冷者,多因吐泻大病及攻击之后而得此候。”治宜补益消积。用参苓

  • 南通蛇药

    即季德胜蛇药,见该条。

  • 视瞻有色证

    证名。指自觉视物有某种颜色阴影的证候。由于肝肾不足,精虚血少或痰火湿热等引起的某些内障眼疾中,可出现此症。其症眼外观正常,而自视有黄、绿、赤、白、黑等色的阴影,可兼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证治准绳·

  • 鹿耳苓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 脾肚痈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上发背。见该条。

  • 淋的异体字。详该条。

  • 燥火痢

    见吴本立《痢证汇参》卷二。即燥热痢。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