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黑丁

黑丁

病名。①出《中藏经》卷三。五丁之一。根在肾、发于耳前、状如瘢痕,色黑坚硬,使人牙关紧闭,腰痛脚膝不仁,用紫花草敷疮上,余同疔疮。②出《证治准绳》卷二,耳疔之又名。③出《外科启玄》卷三。肾疔之又名。④出《治疔大全》。疮毒溃烂日久,中有黑疔突出,状若筋头,坚痛不可拔,用紫降香剉如豆大,炒黑为细末,掺于四周患处,敷拔疔红膏,隔日一换,疔自脱出,先用八将丹,后用玉红膏收功。⑤出《外科正宗》卷四。生于耳内一点,疼如锥刺,痛引腮脑,破流血水,用升桔汤军持露治法罔效者,疔也,急用蟾酥丸汗之,研蟾酥饼水调滴于耳内立效。灸后谿穴七壮。

猜你喜欢

  • 不识人

    证名。指神志失常的严重证候。《辨证录·中风门》:“人有身忽猝倒,两目紧闭,昏晕,不识人,即子孙亦不相识。”《张氏医通·狂》:“热入血室,发狂不识人,小柴胡加***、生地黄。”《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伤

  • 济阳纲目

    综合性医书。明·武之望撰于1626年。108卷。武氏编完妇科专著《济阴纲目》后,认为还应编一部利济于男患者(所谓济阳)的医书,遂广参博搜,“汇集众编,别异比类,总以议论特出,独具卓识者择而录之。……分

  • 胎衣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即胞衣。详该条。

  • 排脓托毒

    简称排托。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详内托条。

  • 爬岩红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中风论

    书名。①清·熊芴撰于1821年。1卷。本书将中风病的病理、诊法及治疗等有关问题分为18论进行讨论,并附医案数则。现有《三三医书》本。②吴锡璜撰。1册。阐述了吴氏对中风病病因和症候的认识,并介绍了各种病

  • 凌嘉六

    【介绍】:见凌德条。

  • 得守

    五脏为贮藏精气之处,精气能藏守于体内而不外耗,称为“得守”。得守说明五脏精气充沛。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 虾蟆衣

    出《尔雅·郭璞注》。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 寒凝气滞

    寒邪凝涩而使气化阻滞的病机。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易伤阳气。《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故寒邪致病多出现疼痛、腹胀、胫肿、拘挛或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