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二如亭群芳谱·药谱

二如亭群芳谱·药谱

药物学著作。又名《群芳谱·药谱》。3卷。明·王象晋约撰于17世纪初。本书为《二如亭群旁谱》“利部”第3~5册。卷首列有《本草纲目》夏良心、董思白二序,李时珍张鼎思之“论药”、“本草源流”等。《药谱》正文共收药物54种,另附15种。每种除记其别名、产地、形态、功用外,大多有种植、修治、制用、辨讹、服食、疗治(单方)和典故等项的记述,内容虽简于《本草纲目》,但也补充了一些新资料。现存多种明清刻本。

猜你喜欢

  • 痰实壅闷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指小儿痰实停于胸膈,胸闷气逆,时复呕吐,不欲饮食。治疗参小儿痰实条。

  • 伤寒方论

    书名。①即徐彬撰《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详该条。②宋·李涉撰。书未传。

  • 胸阳

    胸中的阳气,亦即上焦阳气。《类证治裁·胸痹》:“胸痹……由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其宣降。”

  • 阴脱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六。①即阴挺。相当于子宫脱垂。《医学正传》卷七:“产后阴脱,谓阴户中宫脱下也。”②指妇人因分娩损伤胞络,或举动房劳。而致阴户开而不闭,甚则肿痛,小便淋漓。治宜补益气血。方用十

  • 控睾

    病名。小肠气之别称。出《灵枢·四时气》。多因体虚,寒邪侵袭下焦而致。症见少腹腰脊处疼痛,牵引睾丸,甚则痛冲心胸。治宜温里散寒行气。服天台乌药散。

  • 心下否(pǐ 匹)痛

    证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心下,通常是指膈上部位;否,与痞同义,有闷满堵滞的意思。《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诸否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否塞而不宣通,故谓之否。”心下否痛,指膈上有痞塞胀满疼痛的

  • 冷泪

    证名。《银海精微》:“若迎风而出汪汪,冬日多,夏日少,拭即还生。又不分四季皆有,此冷泪也。”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招引外风所致。如椒疮及鼻部疾病引起泪道不畅等,亦可造成。本证眼无红痛,无时泪下,迎风

  • 大头毒

    病证名。即大头伤寒。《嵩崖尊生书》卷六:“大头毒俗所云大头伤寒也,感天行疫毒之气而发。”详见大头伤寒条。

  • 经前腹痛吐血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指经水未行之前一二日,出现腹痛吐血。乃肝气不顺上逆所致,因血随气为行止,气安则血安,气动则血动。治宜顺气平肝兼行纳气之法。用顺经汤(当归、熟地、白芍、丹皮、茯苓、沙参、黑芥穗

  • 鱼肚

    ①推拿穴位名。位于小腿后方。能醒神,止泄,平喘。《小儿推拿秘诀·身中十二拿法》:“十拿鱼肚穴,能止泻,醒人事。”《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承山穴,在腿肚中。一名鱼肚穴,一把拿之。拿此穴,小儿即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