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参苏饮

加味参苏饮

《痘疹金镜录》卷一:加味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味参苏饮

处方人参紫苏柴胡陈皮甘草枳壳前胡白芷半夏桔梗、干葛、茯苓青皮

功能主治寻常外感并痧疹前后。

用法用量生姜、葱,水煎服。

本方用参,亦当量情,病者体虚冒寒则用,余症去之;肺热咽不利者,加黄芩;起发痘疹者,加升麻;痰盛者,加南星、竹沥;壮热者,加黄芩;风盛似欲发搐者,加防风天麻;项背拘急,加羌活;头痛加川芎细辛;鼻塞加细辛白芷;初嗽加麻黄杏仁;痰壅热盛加桑皮、葶苈;久嗽加杏仁、五味、贝母;肺虚唇白而嗽,不能接气者,加人参阿胶糯米;初时感冒,欲令取汗发散者,加麻黄苍术;春冬感冒风寒而甚者,倍加羌活;风寒已经发散,惟热不愈者,另用小柴胡汤,除去本方。

摘录《痘疹金镜录》卷一

《赤水玄珠》卷二十一:加味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味参苏饮

处方参苏饮加五味子杏仁

功能主治妊娠咳嗽,项背强急,鼻塞头眩,时发寒热。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一

《医醇剩义》卷二:加味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味参苏饮

处方人参2钱,苏子2钱,沉香5分,桑皮3钱,蒌皮3钱,橘红1钱,半夏1钱,丹参2钱,柏子仁2钱,苡仁5钱,生姜2片。

功能主治悲伤。悲则气逆,膹郁不舒,积久伤肺,清肃之令不能下行。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痘疹传心录》卷十九:加味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味参苏饮

处方人参2分,苏叶7分,前胡1钱,小川芎7分,山楂肉8分,桔梗5分,白茯苓8分(去皮),***葛8分,陈皮7分,半夏3分,牛蒡子5分(拣净,炒香,研碎),甘草2分(生,去皮)。

功能主治痘疹初起发热,体气虚羸者;亦治伤感。

用法用量人参或无亦可,倘元气虚必要。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九

猜你喜欢

  • 草灵散

    药方名称草灵散处方薢叉草(又名薢叉秽)。制法上砍烂,酒炒。功能主治蟹叉。用法用量敷之。摘录《准绳·疡医》卷三

  • 苦参栀子丸

    药方名称苦参栀子丸处方苦参1两,山栀子仁半两,龙胆1两,黄芩(去黑心)1两。制法上为细末,以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谷疸。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米饮送下,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 参耆大补汤

    药方名称参耆大补汤处方合欢皮、白敛。功能主治收敛疮口。主疮疡已破。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煎,温服。注意节劳、戒气、忌酒、绝欲。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 截疟青蒿丸

    药方名称截疟青蒿丸别名青蒿丸(《穷乡便方》)。处方青蒿250克冬瓜叶50克(一作冬青叶) 官桂30克马鞭草30克制法上药焙干为末,水丸,如胡椒大。功能主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用7.5克,于当发之前一时服

  • 当归黄芩芍药汤

    药方名称当归黄芩芍药汤处方当归黄芩(炒)芍药(炒)黄连(炒)白术(土炒)枳壳(麸炒)茯苓陈皮生地甘草各3克木香1.5克乌梅1个功能主治清热调气,养血安胎。主妊娠痢疾,虚坐努责。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 百部蜜糖茶

    药方名称百部蜜糖茶处方百部10克蜂蜜2匙制法将百部煎汤20克,加蜂蜜调味。功能主治对百日咳有显着疗效。亦适用于新久寒热咳嗽者。用法用量每天2次,顿服。注意百部有小毒,故不宜久服。摘录《经验方》

  • 二子养亲汤

    药方名称二子养亲汤处方苏子、芥子、当归、腹皮、覆花、黄芩、陈皮、枳壳、甘草。功能主治酒症寒热火痰致喘。用法用量生姜、葱为引。摘录《点点经》卷三

  • 莲房饮

    药方名称莲房饮处方莲房炭2枚,阿胶3钱,棉花子炭14粒。功能主治妇人血崩者。摘录《温热经解》

  • 柏叶浸剂

    药方名称柏叶浸剂处方鲜侧柏叶32克,75%酒精100毫升。功能主治清泄肺热,凉血解毒。主热邪伤肺,皮毛憔悴。用法用量鲜侧柏叶放入精酒中浸泡,7天后方可使用。用棉球蘸药液少许,涂搽患处。摘录丰明德方

  • 葛根芩连微丸

    药方名称葛根芩连微丸处方葛根1000g黄芩375g黄连375g 炙甘草250g性状为暗棕褐色至类黑色微丸;气微,味苦。炮制上四味,取黄芩、黄连,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分别用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