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汪嘉谟《胎产辑萃》。即枯胎。详该条。
见《甘肃中药手册》。即核桃楸皮,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蛔虫。详蛔虫病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此症生于皮里膜外,结为果核,坚而不痛。”初起推之可动,久则推之难移,多不作脓。因风火气郁,或湿痰凝结而致。治法:因风火气郁结聚,初起伴有寒热者,用荆防败毒散解表,继服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五脏偏热而引起热证的合称。分心热、肝热、脾热、肺热、肾热。详见各条。
即被动动作。见该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疳疮。详该条。
病名。《古今医统》:“此因脾胃积热,风邪相干,致患眼弦赤烂。”详眼弦赤烂条。
病证名。《古今医统》:“此症脾胃积久而发出,以致睑内生赘如粟如黍,或有血块,俱以手法去瘀血,服活血清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