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后囟

后囟

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参囟条。

猜你喜欢

  • 延陵弟子纪要

    见继志堂医案条。

  • 脾虚湿困

    指脾虚导致内湿阻滞的病机。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症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

  • 脾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茵陈玉露饮

    《医醇賸义》卷三方。茵陈、玉竹、石斛各三钱,天花粉、茯苓、萆薢、葛根各二钱,栀子一钱半,陈皮、半夏各一钱,薏苡仁一两。水煎服。治平日嗜饮,湿火熏蒸而致的酒疸,面目发黄,黄甚则黑,心中嘈杂,小便赤涩。

  • 妇科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拉拉狗

    见《河北药材》。为蝼蛄之别名,详该条。

  • 喜悲

    证名。又称善悲、悲。《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详善悲条。

  • 槟榔皮

    见《本草经疏》。为大腹皮之别名,详该条。

  • 水浮钱

    见《福建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 连香草

    见《陕西中草药》。为蜘蛛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