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施灸过程中患者所感知的温热、麻木、虫行样等感觉。这种灸感也可以向一定的方向传布或扩散。《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即指此。
书名。江西药科学校革命委员会编。本书通过向农村贫下中农及草医草药人员学习和调查,并参阅有关文献资料整理而成。共收集长江以南地区常用民间草药925种,按药名、笔划排列,对于各种草药的植物形态、图形及用途
病证名。见《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肝常有余,肝热易发搐作搦,脉洪实者,为热胜,宜泻青丸。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痢疾论》。为寒湿痢、湿热痢、燥热痢、疫痢的总称。详各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槟榔、使君子各30克,苦楝皮15克,乌梅5枚,木香12克,枳壳6克,川椒、细辛、干姜各3克,玄明粉(冲服)9克。水煎服。功能驱蛔止痛。治胆道蛔虫症的早期,
【介绍】:见陈士铎条。
病名。见《增订治疔汇要》卷上。多由七情郁怒忧思,气血瘀滞,或食秽恶之品所致。症见疔生舌旁,形若开花,舌多紫色。《咽喉经验秘传》:“此症百无一、二,犯者极凶,因怒气伤心肾,不开花者易治,开花而黑色者,心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喉内四围红肿,或于腣中左,或于腣中右,单起一片,亦有白膜,黄膜屈曲相缠,缠上者轻,缠下者重。”参见缠喉风。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肚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丹毒。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