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风寒外束,肺气壅阻不宣所致的气喘。《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风寒外束喘,喘必有力,其气粗,有余之喘也。”《景岳全书·杂证谟》:“凡风寒外感,邪实于肺而咳喘并行者,宜六安煎加细辛或苏叶
艾灸法之一种,多用于急症。见《幼幼集成》卷一。其法以生姜切片如纸薄,大如指甲,贴尾闾穴,命门穴,以艾茸捼紧如绿豆大,安姜片上,用火灸之,每穴以三炷为度。灸完,另以姜片贴脐下阴交穴,如前灸之。此火不特小
出《名医别录》。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介绍】:见五邪条。
书名。又名《妇人良方大全》、《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集要》。24卷。宋·陈自明撰于1237年。本书整理编辑了宋以前有关妇产科的著作,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及产后等8门(薛己本
《疡医大全》卷七引岐天师方。金银花四两,天花粉五钱,蒲公英、当归、甘草各二钱。水煎服。治痈肿疮毒。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分心木之别名,详该条。
心营热盛,又兼胃火铄津所致。症见高热,烦渴,心神不安,舌绛而中心干燥等。《温热论》:“再舌绛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铄津液。”治宜清气凉营。
经穴别名。出《素问·气府论》。《针灸甲乙经》作上关穴别名。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