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全古今十便良方
见近时十便良方条。
见近时十便良方条。
即膈。《伤科补要》:“膈者,胸下腹上之界内之膜也,俗名罗膈。”
①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马蹄草之别名。②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连钱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见祝源条。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生下遍身肌厚,肉色通红,满月以后,渐渐消瘦,白睛粉红色,五心热,大便难,时时吐涎。多由在胎时,母食甘肥,湿热太过,深入胞中,以致形质虚肥。治宜清泄湿热。用大连翘饮加减。
【介绍】:见王翃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声音由气振动声带而发。舌头之不同活动则发出不同之声音。如舌尖抵齿,则发出齿音;舌根抵上腭,则发出上腭音;舌头卷曲,则发出卷舌音等,故《灵枢·忧恚无言》:“舌者,音声之机也。”
指相对热灸而言,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如药物发泡灸等。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立位,手扶台或椅,将同侧下肢提起,作前后摆荡,逐渐增大幅度和力量。适用于髋腿疾患。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1卷。唐·甄权撰,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