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天门冬大煎

天门冬大煎

《奇效良方》卷二十二方。天门冬生地黄各三斗半(俱捣压取汁),白蜜、酥(炼)各三升,枸杞根三斗(水煎取汁澄清),麋骨一具(水煮取汁),茯苓桂心白术五加皮、葳蕤、远志泽泻菖蒲山药人参石斛柏子仁牛膝杜仲细辛覆盆子独活川芎黄芪肉苁蓉续断、草薢、茯神、胡麻仁、橘皮巴戟天狗脊大豆黄卷、石楠菜、楮实白芷各二两,蔓荆子三两,薏苡仁川椒各一升,阿胶十两,鹿角胶五两,甘草六两,大枣一百枚(煮作膏)。先煮天门冬、生地黄汁,再入蜜、酥、枸杞根汁、麋骨汁煎,余药为末,入药汁中再煎稠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五十丸,晨起空腹服。治五劳七伤八风十二痺,伤中六极。苦小便涩,去柏子仁,加秦艽二两,干地黄六两;阴痿失精,去葳蕤,加五味子二两;头风,去柏子仁,加菊花防风各二两;小便利,阴气弱,去细辛、防风,加山茱萸二两;腹中冷,去防风,加干姜二两。

猜你喜欢

  • 洗眼方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①秦艽、杏仁、黄连、甘草、防风、当归尾各等分,滑石少许。为末,水煎,温洗患眼。功能止疼去风。治两眼昏矇疼痛。②铜绿八两,炉甘石一斤,黄连、黄芩、黄柏各等分。先将前二味碾细末

  • 溏泄

    病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①指大便稀薄。《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②指泄下污积粘垢。《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戴复庵云:溏泄者,污积粘垢。湿

  • 计寿桥

    【介绍】:见计楠条。

  • 淡寮集验方

    方书名。15卷。元·僧人继洪辑。刊于1283年。作者参阅多种医著,辑录其中的验方千余首。分中风、中气、中暑、中湿等48门病证。每门之前均简论病候及用药。

  • 海底捞月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缓缓向上,由上胸徐徐高举,再向两侧分开,翘掌朝上旋腕,再慢慢使掌心向下,腰向前俯,两掌由上而下逐渐靠拢,两掌相迭,掌心朝上似抱

  • 婴儿

    ①气功隐语,指心血。②炼丹术语,指铅。③初生儿称婴儿。马王堆汉墓帛书载有“婴儿索痉。”《古今医鉴》:“初生者曰婴儿,三岁者曰小儿,十岁者曰童子。”《寿世保元》以半岁至二岁内为婴儿。临床上,以出生后一周

  • 万应丸

    ①《医学正传》卷五方。槟榔五两,大黄八两,黑牵牛子四两,皂角十枚,苦楝根皮一斤。前三味为末,后二味熬膏,搜和为丸,梧桐子大,再用沉香、木香、雷丸各一两分研,依次为衣,每服三丸,四更时砂糖水送下。治虫积

  • 马口

    尿道外口。《景岳全书·杂证谟》:“通塞法,凡败精干血或溺孔结垢,阻塞水道,小便胀急不能出者,令病人仰卧,亦用鹅翎筒插入马口。”

  • 华自达

    【介绍】:清代医生。号乔石,德化(今江西九江)人。本学儒,后改学医。撰有《尊经集》,未见刻行。

  • 出《串雅内编》。截,绝的意思。即控制疾病发作。例如用常山、草果等截疟,用白金丸治痫症,外治的点痣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