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摩风膏

摩风膏

①《银海精微》卷下方。黄芪细辛当归防风杏仁松脂黄蜡各一两,白芷麻油各四两。先将蜡油熔化,他药为细末,慢火煎成膏,贴太阳穴。治鹘眼凝睛外障。②《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方。蓖麻子(研)一两,生草乌半两,乳香(研)一钱。为末,以猪脂炼去沫成膏,再入药末搅匀,涂摩攻注之处,以手心摩挲,觉如火之热,再涂摩患处。治风毒攻注,筋骨疼痛。③《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方。麻黄五钱,升麻、防风各二钱,当归身、白芨各一钱,羌活一两,白檀香五分。用香油五两浸药同熬,去渣澄清后,加黄蜡再熬,待蜡化尽搅冷,每用少许,涂患处。治面上或身肤风热肿痒,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或面出油垢。④《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方。①附子川乌、防风各二两,凌霄花踯躅花露蜂房各一两。为细末,用猪脂三斤煎炼,待药黄去渣,候冷,摩擦患处。治白癜风。②硫黄密陀僧、铅粉、乳香、杏仁、炒僵蚕。为细末,酥调成膏,先以浆水洗患处,再以新布擦破涂之,日四至五次。治白癜风。

猜你喜欢

  • 辨证

    辨析疾病证候。为辨证论治的基本环节之一,参见辨证论治条。

  • 补气黄芪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方。黄芪、人参、茯神(去木)、麦门冬(去心)、白术、五味子、桂(去粗皮)、熟地黄、陈皮(去白)、阿胶(炙燥)各一两,当归、白芍药、牛膝(酒浸)各三分,炙甘草半两。为粗末,每服三钱匕

  • 釜底抽薪

    属寒下法。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泄大便以泻去实热的治法。本法即如抽去锅底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的温度一样,故名。参见寒下、急下存阴各条。

  • 白金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八角枫之侧根,详八角枫条。

  • 蒡箕茶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乌药叶之别名,详该条。

  • 圣惠方

    见太平圣惠方条。

  • 小儿寒证

    证名。《幼幼集成》:“小儿寒证有七:面白,粪青白,肚虚胀,眼珠青,吐泻无热,足胫冷,睡露睛。此皆虚寒,忌用寒凉。”《儿科醒》:“小儿属寒之症,有外感有内伤,有症变虚寒,三者不同,治法各异。”外感寒邪,

  • 丹溪心法

    书名。5卷(一作3卷)。元·朱震亨著述,明·程充校订。刊于1481年。此书并非朱氏自撰,由他的学生根据其学术经验和平素所述纂辑而成。明初的两种刻本均有后世医家增附的一些内容,程氏为了尽可能恢复原著面貌

  • 陈则震

    【介绍】:见陈梦雷条。

  • 相思豆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即相思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