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月经病

月经病

泛指月经方面各种病症的总称,包括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的异常,或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各种明显症状。经期异常的,常见有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经量异常的如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时多时少。经色异常的如经来色淡经来色紫经来如黄泥水等。经质异常的如经来成块经来如牛膜片等。经期及其前后则有痛经崩漏经闭逆经经行便血经行身痛经行发热经行泄泻经来浮肿经断前后诸症年未老经水断年老经水复行经断复来等。详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产后溺淋

    病证名。徐大椿《女科指要》:“产后冲任虚热,膀胱气不施化,故小便涩痛,滴沥难出谓之溺淋。”相当于五淋中的热淋。

  • 阳庆

    见公乘阳庆条。

  • 久喘

    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喘证》。①指喘证久延不愈者。多表现为正气虚衰,痰饮壅阻的证候。《丹溪心法·喘》:“凡久喘之证,未发,宜扶正气为主;已发,用攻邪为主。”②指久病气短不能接续,似喘非喘者。《医学入门

  • 十六字气诀

    气功功法。又名李真人一十六字妙诀。《遵生八笺》:“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这是一种简便的气功功法。开始,先自嗽3~5次,用舌搅上下腭,后以舌抵上腭,待满口生津后,连津咽下,使其有声。

  • 间谷

    ①运气术语。成熟于主岁左右之间气的谷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食间谷以去其邪”;“食间谷以保其精”。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二间,见该条。

  • 伤湿泻

    病证名。小儿秋季感受湿邪而引起水泻。《幼科发挥》:“秋月得之,伤湿泻也。其证体重,所下溏粪,谓之濡泻,宜渗湿补脾、利小便,胃苓汤主之。或升麻除湿汤(升麻、柴胡、防风、神曲、泽泻、猪苓、苍术、陈皮、甘草

  • 地麦草

    出《新修本草》。为地肤苗之别名,详该条。

  • 心虚

    出《素问·脏气法时论》。泛指心之阴、阳、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一般症状为心悸,心痛,怔忡,气短,健忘,易惊,心中闷闷不乐,睡卧不安,面色不华,自汗,盗汗,肢麻,舌淡胖嫩,或嫩红,脉虚或促或结或代。参见

  • 眼胞

    见《脉经》。即眼睑。详该条。

  • 小雪

    二十四节气之一。《群芳谱》:“气寒而将雪矣,第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时我国黄河流域一般开始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