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栀子大黄汤

栀子大黄汤

金匮要略》卷中:栀子大黄汤

药方名称栀子大黄汤

处方栀子9克大黄3克枳实12克 豆豉10克

功能主治治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伤寒大白》卷三:栀子大黄汤

药方名称栀子大黄汤

处方栀子、豆豉、枳实大黄茵陈

功能主治伤寒懊憹,又兼心下热痛,发黄。

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金匮》卷中:栀子大黄汤

药方名称栀子大黄汤

别名枳实大黄栀子豉汤、栀子汤、大黄散、大黄汤、枳实大黄

处方栀子14个,大黄1两,枳实5个,豉1升。

功能主治酒黄疸,心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斑黄黑。

用法用量枳实大黄栀子豉汤(《千金》卷十)、栀子汤(《千金翼》卷十八〉、大黄散(《圣惠》卷五十五》、大黄汤(《圣济总录》卷六十)、枳实大黄汤(《普济方》卷一四二)。本方方名,《外台》引作“栀子枳实大黄汤”。

各家论述金匮玉函经二注》:栀子、香豉皆能治心中懊憹,大黄荡涤实热,枳实破结逐停,去宿积也。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川芎通气散

    药方名称川芎通气散处方天花粉(洗净,为细末)、川芎(不见火,为细末)、川山甲(头顶上甲,炒,为细末)各等分。功能主治头脑上痈肿。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瓜蒌1个,取子并肉研细,入无灰黄酒1碗,滤去滓,重汤

  • 鹿角胶煎

    《圣惠》卷九十五:鹿角胶煎药方名称鹿角胶煎处方鹿角胶3两(捣碎,炒令黄燥,捣罗为末),牛乳1升,白蜜1合,牛酥1合,生姜汁1合。制法上五味,先煎乳,欲熟,即下胶消讫,次下姜汁,次下蜜,唯须缓入,煎十余

  • 白术桂枝汤

    药方名称白术桂枝汤处方白术3钱(炒),桂枝1钱半,白芍1钱半,炙草8分,大枣3枚,生姜3片。功能主治风木干脾,身热泄泻,脉弦虚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风干胃腑,木旺乘脾,不能敷化而营卫乖和

  • 和荣艾附汤

    药方名称和荣艾附汤处方当归1钱5分,川芎1钱5分,条芩1钱5分,香附1钱5分,阿胶1钱5分,黄连8分,知母8分,甘草8分,泽兰叶8分,白芍8分。功能主治一切经水不调,或先或后,久不孕育。用法用量上加大

  • 苍梧道士陈元膏

    《千金》卷七引《胡洽方》:苍梧道士陈元膏药方名称苍梧道士陈元膏处方当归1两,细辛1两,桂心5寸,天雄30枚,生地黄3斤,白芷1两半,川芎1两,丹砂2两,干姜10累,乌头3两,松脂8两,猪肪10斤,人参

  • 加味匀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匀气散处方白芷1两,乌药2两,沉香7钱半,白术4两(去芦头),人参1两,陈皮1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顺气助脾。主诸风疾。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紫苏、木瓜熬水调服,不拘时候。摘录

  • 茯苓小泽泻汤

    药方名称茯苓小泽泻汤别名茯苓汤处方茯苓4两,泽泻4两,半夏4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功能主治胃反,吐而渴者。用法用量茯苓汤(《医心方》卷九引《经心录》)。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酢物。

  • 舶上硫黄丸

    药方名称舶上硫黄丸处方舶上硫黄1两(去沙石,细研如飞尘),薏苡仁2两(炒熟,捣为末)。制法和匀,滴水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固大肠,复真气。主疫毒痢,病势已减,所下之痢,止余些少,忽青粪,忽如鸭

  • 茯苓栀子茵陈汤

    药方名称茯苓栀子茵陈汤处方茵陈叶3克茯苓(去皮)1.5克栀子仁苍术(去皮,炒)白术各9克黄芩(生)1.8克黄连(去须)枳实(麸炒)猪苓(去皮)泽泻陈皮汉防己各0.6克青皮(去白)0.3克制法上十三味,

  • 生芦根粥

    药方名称生芦根粥处方鲜芦根100~150克 竹菇15~20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制法取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粥,粥欲熟时加入生姜,稍煮即可(煮粥宜稀薄)。功能主治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