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医别录》。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脏腑阴阳气血虚衰所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尺中脉微,此里虚。”《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症见少气懒言,心悸神疲,头
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①即九窍,出《玄女经》。包括耳二、眼二、鼻孔二、口、前阴、后阴。②古代将八方及中央定为九宫,见《灵枢·九宫八风》。九宫各有专名和数字(如表)。金、元时针灸家将八脉交会穴配合九宫数成为灵龟八法。
【介绍】:见王惟德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三香散,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支沟,见该条。
即走罐法。详该条。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痘疮入眼。详该条。
见六种新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