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短

气短

气少。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惊癖

    病证名。指小儿因惊而成的癖疾,惊、癖并存之证。其癖系由惊气与痰涎相搏所致。盘旋胁间,或在左,或在右,常作惊啼。治宜涤痰化癖。用礞石滚痰丸。

  • 津血同源

    津和血均源于饮食精气所化,同属人体的阴液。它们在生理上互相作用,互相转化,参与周身体液的调节,病理上则互相影响。《灵枢·营卫生会》:“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因大汗则津泄,故对失血、贫血者不宜发汗

  • 电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指在刺入穴位的针具上,用电针机通电,将电流刺激和针刺结合起来的治疗方法。我国在解放前就有报道,近年来应用更为普遍。临床操作时,选取两个适宜穴位,进针得气后,即可按电针机使用要求给予电流刺

  • 香姜散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生姜四两,黄连二两。水淹一夜,慢火炒令姜紫色,去姜不用。为细末,每服二钱,茶水调下;治白痢用米饮酒调下。治晨泄,白痢。

  • 黄龙尾

    见《滇南本草》。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 血便

    证名。①指大便下血。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详见便血条。②指小便出血。《素问·至真经要大论》:“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张志聪注:”溺赤便血者,甚则血出于小便也。”详溺血条。

  • 下利

    证名。简称利。古代医书对痢疾与泄泻的统称。《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下利脉数而渴者,……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似指痢疾。又:“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似指泄泻。亦

  • 水鸡仔

    见《广西中药志》。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 逯南轩谢遽乔先生医书二种

    中医丛书。清谢应材(遽乔)编撰。收有谢氏所撰《咽喉论》、《谢氏医书》二种,附扬州存济堂药局膏药方。现存清刻本。

  • 眼论

    见龙树眼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