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秘

气秘

病证名。见《济生方·大便》。指气滞气虚所致的便秘。《证治要诀·大便秘》:“气秘则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其人多噫。宜苏子降气汤加枳壳,吞养正丹,或半硫丸来复丹;未效,佐以木香槟榔丸;欲其速通则枳壳生用。”《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气秘便结之症,心腹胀满,胁肋刺痛,欲便而不得便,此气实壅滞之症也。若质弱形弱,言语力怯,神思倦怠,大便不出,此气虚不振之症也。”多因七情郁结,气壅大肠,或中气不足,传送无力所致。可选用枳桔汤、四君子汤等方。《医碥·大便不通》:“有气秘,气壅塞不通,不升不降,其人多噫。实者破结导滞,木香槟榔、枳壳、陈皮杏仁等类。虚者,补而行之,不宜破者,人参多用。”“若气少气弱,无力推送,则惟有助气而已。丹溪云:肺气不降,则难传送。用枳壳、沉香诃子、杏仁等;老人虚人津液少,宜滑之,用胡麻、麻仁、阿胶等。”《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有由气秘者,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善噫,宜苏子降气汤加枳壳。”参见大便秘结条。

猜你喜欢

  • 普济

    【介绍】:唐代医家、僧人。亦名释普济。编集《广陵正师口齿论》1卷、《口齿玉池论》1卷。均佚。

  • 翁阿鲁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 食养

    指饮食调养。《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太过,伤其正也。”

  • 芦蓬茸

    出《小品方》。为芦花之别名,详该条。

  • 苦豆

    ①见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为苦参实之别名。②见《饮膳正要》。为胡芦巴之别名。各详该条。

  • 李小塘

    【介绍】:见李瞻条。

  • 饮气嗽

    病证名。指咳嗽由水气凌肺引起者。《外台秘要》卷九:“饮气嗽者,由所饮之物,停澄在胸,水气上冲,冲入于肺,肺得此气,便成嗽。久而不除,渐成水气。”又:“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亦不限四时,昼夜嗽不

  • 饮食三化

    三化,指火化、口化、胃化。火化,指食物烹煮熟烂,即食物由生到熟的烹调加工过程;口化,指食物在口腔内的咀嚼过程;胃化,指食物蒸变传运、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见曹庭栋《老老恒言》引《华佗食论》。

  • 伤寒方经解

    书名。简称《经方解》。不分卷。清·姜国伊注。书成于1861年。本书注解《伤寒论》方113首,於自跋中提出:“论经方者,须明药性;明药性者,须考《本经》(指《神农本草经》)。”故对方药的气味、主治功用的

  • 闭门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