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活人定本》卷三。即杨梅疮。见该条。
病证名。《疡医大全》卷十四:“剪口疮又名夹口疮,脾热者多患此。亦有父母遗毒小儿口角色白生疮,久而不愈。”治宜清热解毒。可选用清胃散、凉膈散等加减。参见口吻疮条。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露兜竻蔃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泛指今之脉络膜、视网膜。
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见该条。
出《脉经》。即妊娠。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当归、炒白芍药、川芎、白术(土炒)、陈皮、炒穿山甲、皂角刺、黄芪各一钱,槟榔三分,肉桂五分。水煎,食前服。治疮疡因气血虚而不能发长者。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妇人因大怒之后,经血暴下或淋沥不止。乃暴怒伤肝,肝不藏血,以致经血妄行而成崩漏。治宜平肝养血。方用养血汤(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香附、青皮、柴胡、甘草)。
【介绍】:见许佐廷条。
见《医方约说》。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