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九。又名时疫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各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详见丁奚条。
人体部位。亦称五体,指头和两手两足。《针经指南·标幽赋》:“似续而交五大。”
牙齿枯槁。①由于肾火蒸腾,使肾水枯竭所致。《素问·痿论》:“肾热者,色黑而齿槁。”②衰老象征之一。《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③热病若见齿槁,则为热邪熏蒸之象。治宜清泻热毒
脉学著作。2卷。清·王道纯在宋·崔嘉彦《脉诀》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释。原附于《本草品汇精要》之后。上卷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古典医籍,参合王氏个人见解以另分子目的方式诠释崔氏《
【介绍】:清代藏医药学家。全名帝玛尔·丹增彭措。“帝玛尔”为寺院名(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印经院附近)。丹增彭措曾在该寺获“格西”学位(相当今日之博士学位)。出身于世医家庭,父亲多吉扎喜亦是著名藏医学
见《陕西中草药》。为珍珠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桑椹,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土栗。详该条。
见皮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