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拾遗》。为木蓝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金花内障。详该条。
《瑞竹堂经验方》方。杏仁(去皮尖)、胡桃肉各等分。研为膏,入炼蜜少许为丸,弹子大,每服一至二丸,食后睡前细嚼,姜汤送下。治老年肺喘,咳嗽不已,睡卧不宁。
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章》:“郁火恶寒,有素病虚热,忽觉恶寒,须臾战栗,如丧神守,此火郁清道,抑遏阳气于脾土,不得外越,故手足厥冷,乃火极似水,热极反兼水化,自觉其寒非真寒也。外症口苦、溺赤、
相当于颊车穴。又称曲隅。《灵枢·杂病》:“顑(顋)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马元台注:“此穴在耳下曲额端,动脉环绕一周,故曰曲周也。”
参见痧痘集解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见太素脉秘诀条。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前吞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