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留罐法,详该条。
见清·汪嘉谟《胎产辑萃》。即打胎。
出《遵义府志》。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三贝母条下。即人面疮,见该条。
即化痰丸第一方。见化痰丸条。
①《银海精微》卷下方。当归、黄连各二钱,制没药、麝香、冰片、白丁香各二分,马牙硝、制乳香各五分,铜绿一两(一方无冰片、白丁香)。为细末,熬黄连膏和丸,龙眼核大,每次一丸,新汲水化开点眼,日二次。治眼疼
见《本草纲目》。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透脓。外科治法之一。即重用透脓药如山甲、皂刺之类,使已成脓之疮疡外溃,达到脓出毒泄,肿退痛止的目的。方如透脓散。
经外奇穴名。《凌氏汉章针灸全书》:“兴隆二穴,小肠为腑,主心中冷惫年深,气上攻或结双痃或痞块,兴隆二穴与针通。其穴在脐角斜上一寸,以指按痃跳是穴。令人仰卧之,取草一根作三寸三折,一角按神阙中,二角尽处
病证名。出《陈氏秘传》。指患肢短缩。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